
2014年11月7日下午,校关工委心理健康与社团活动指导部部长杨万贵、副部长涂敏纳、委员江方纯、姚景亮、孙启玲,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徐怡,校团委学术社团指导老师林茂与社团联学生干部一起调研了生命科学学院学术社团建设与发展工作情况。
首先听取了生命学院各学术社团建设与学术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冯灵玉、罗敷、闫艺、田晓震、王雨昊五位同学介绍了生命科学前沿协会、生命科学前沿论坛、生命科学疾病与健康协会、生命科学与食品安全协会、合成生物学IGEM协会宗旨、主要精品活动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如IGEM协会分享在2013年获得国际IGEM竞赛获银奖经验。
接着生命学院学术社团指导老师万小平博士介绍了生命科学学院学术社团发展建设工作情况,他说: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学术社团发展方向是立足于重点学科优势建设依托学科特色的学术型社团;以学院重点研究领域、优秀导师、实验室资源建设资源型学术社团;立足生命科学与多学科交叉特色成立学术交叉型学术社团。充分发挥学术社团作用,活跃学术氛围,鼓励参与导师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学术创新活动,组织学术竞赛,建立学术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等。
校团委林茂老师与同学们分享学校关于学术社团成立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亲切关心同学们在学习和社团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帮助解决困难的途径。鼓励同学们寻找资源,帮助社团联系学术指导教师。鼓励同学们与学生社团联合会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互动。
关工委各位专家亲切关怀同学们的发展,肯定了同学们参与学术社团锻炼提高综合能力的积极性,肯定了社团发展所取得的成绩。鼓励和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术社团,把握好机会,坚持认真的态度,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在学习、工作中做到最优秀。积极参与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行动力与执行力;学术社团同学要主动与老师沟通,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有活力、有朝所的团队。关工委老师还对同学们进入实验室科研训练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帮助同学们全面开展科研训练,活跃学术社团学术氛围。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了解到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型社团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规划,有效的沟通和帮助他们解决发展学术社团中的实际困难,为学术社团建立与发展提供指导意见,促进学术社团规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