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关工委参加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第六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班第四专题学习会
2015年4月24日下午,校关工委党建指导部副部长孙金城,素质指导部长曹养书、副部长李国成、赵雪琴,院党委副书记邹毅、党委办公室主任宋静媛、学生科科长兼2012级辅导员黄倩,2012级全体党员和预备党员参加了学习会。
第四专题学习内容是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四个中心发言人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如何理解历史形成的新型政党制度?二是为什么说我国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三是为什么说我们不能搞西方多党制?四是如何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心发言人秦成洁就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四方面阐述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两党制和多党制的区别;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征及实质,面对新世纪,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中心发言人冯艳男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政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并讲到了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执政党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促进执政党的建设。中心发言人刘立军有理有据地从以下三方面阐述了我们不能搞西方多党制;首先指出西方多党制存在的弊端,其次西方多党制不符合我国国情,最后他强调说盲目照搬西方多党制后患无穷。中心发言人景文展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了如何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有较强的说服力,她首先论述了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党自身建设;其次坚持正确方针原则,完善运行机制;再次发展和拓展功能完善优化结构;最后培育民主和谐氛围,增强社会影响。
会议进行到点评和总结发言阶段,吴先培老师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了如何理解历史形成的新型政党制度,他说: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中国,资产阶级曾经尝试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政治,但却没有成功。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国民党和共产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但最终都没有走上议会民主制和多党政治的道路。第二次国共合作中,我们党为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和各党派共同抗日,在各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即共产党、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1/3,这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统一战线政权形式,为我们党后来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各民主党派也为团结抗日奔走呼号,希望抗战胜利后实行多党制,有的还提出走“第三条道路”。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共签订“双十协定”,但国民党为维护一党独裁专制,竟然撕毁协定,挑起全面内战。还暗杀李公仆、闻一多等爱国民主人士,宣布“民主同盟”等党派为非法组织。一党专制使“第三条道路”的幻想破灭,使中国共产党被迫走上了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道路。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同我们党一道举行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筹建了新中国。在新政协筹备和召开的过程中,我们党与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充分协商,体现了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民主精神,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初步形成。他的总结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赏。
赵学琴老师发言指出四位中心发言人做到了认真准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说服力强。他们抓住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征及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根本区别进行阐述,受益匪浅。